1.要善于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反对腐败,加强反腐败国家立法,加强反腐倡廉党内法规制度建设,让法律制度刚性运行。
——习近平2013年1月22日在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2.要依法加强网络社会管理,加强网络新技术新应用的管理,确保互联网可管可控,使我们的网络空间清朗起来。
——习近平2013年8月19日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3.提高预防化解社会矛盾水平,要从完善政策、健全体系、落实责任、创新机制等方面入手,及时反映和协调农民各方面利益诉求,处理好政府和群众利益关系,从源头上预防减少社会矛盾,做好矛盾纠纷源头化解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做到发现在早、防范在先、处置在小,防止碰头叠加、蔓延升级。
——习近平2013年12月23日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4.要坚持问题导向,提高立法的针对性、及时性、系统性、可操作性,发挥立法引领和推动作用。
——习近平2014年9月5日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六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5.要把法治建设成效作为衡量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重要内容,把能不能遵守法律、依法办事作为考察干部重要依据。
——习近平2014年10月23日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6.对各级领导干部,不管什么人,不管涉及谁,只要违反法律就要依法追究责任,绝不允许出现执法和司法的“空挡”。
——习近平2014年10月23日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7.要牢记法律红线不可逾越、法律底线不可触碰,做决策、开展工作多想一想是否合法、是否可行,多想一想法律的依据、法定的程序、违法的后果,自觉当依法治国的推动者、守护者。
——习近平2015年1月12日在中央党校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座谈会上的讲话
8.一个干部能力有高低,但在遵纪守法上必须过硬,这个不能有差别。一个人纵有天大的本事,如果没有很强的法治意识、不守规矩,也不能当领导干部,这个关首先要把住。
——习近平2015年2月2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
9.清清白白做人,就是要一身正气、两袖清风,自觉遵守廉洁自律准则,自觉遵守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自觉接受监督,敬畏人民、敬畏组织、敬畏法纪,公正用权、依法用权、廉洁用权,拒腐蚀、永不沾,决不搞特权,决不以权谋私,做一个堂堂正正的共产党人。
——习近平2017年10月25日在党的十九届一中全会上的讲话
10.要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权威,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
——习近平2017年10月18日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11.要加强对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的监督管理,严肃查处侵犯农民利益的“微腐败”,给老百姓一个公道清明的乡村。
——习近平2017年12月28日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12.国家安全工作要适应新时代新要求,一手抓当前、一手谋长远,切实做好维护政治安全、健全国家安全制度体系、完善国家安全战略和政策、强化国家安全能力建设、防控重大风险、加强法治保障、增强国家安全意识等方面工作。
——习近平2018年4月17日在十九届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
13.坚持正风肃纪、严惩腐败。我们坚持从领导干部抓起,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劲头,坚持抓常、抓细、抓长,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
——习近平2018年7月3日至4日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14.纪检监察机构要发挥合署办公优势,推进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巡视监督协调衔接,推动党内监督同国家机关监督、民主监督、司法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有效贯通,把权力置于严密监督之下。
——习近平2018年12月13日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15.党员“破法”,无不始于“破纪”。要严字当头,把纪律的螺丝拧得紧而又紧。
——习近平2019年7月9日在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16.要全面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习近平2020年9月25日至26日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17.要坚决整治政法战线违纪违法问题,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件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习近平2021年1月22日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的讲话
18.党员、干部要加强党性修养、筑牢思想防线,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慎独慎微慎始慎终,弄清楚富贵难尽头、物欲无止境、党内有规矩、人际有底线的道理,做到心有所守、身有所循、行有所止,做人不逾矩、办事不妄为、用权不违规,不越纪律底线,不踩规矩红线,“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始终做政治信念坚定、遵规守纪的明白人。
——习近平2021年1月22日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的讲话
19.要坚定不移推进反腐败斗争,不断实现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战略目标。要将正风肃纪反腐与深化改革、完善制度、促进治理贯通起来,用好“四种形态”,综合发挥惩治震慑、惩戒挽救、教育警醒的功效。
——习近平2021年1月22日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的讲话
20.干部一定要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敬畏党、敬畏人民、敬畏法纪,不能在“月黑风高无人见”的自欺欺人中乱了心智,不能在“你知我知天知地知”的花言巧语中迷了方向,不能在“富贵险中求”的侥幸心理中铤而走险,不能在“法不责众”的错误认识中恣意妄为。
——习近平2021年9月1日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讲话
21.坚持完善党和国家监督制度,形成全面覆盖、常态长效的监督合力。必须依靠强化党的自我监督和人民监督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构建以党内监督为主导、各类监督贯通协调的机制,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监督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
——习近平2022年1月18日在十九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的讲话
22.乡村振兴不能只盯着经济发展,还必须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重视农民思想道德教育,重视法治建设,健全乡村治理体系,深化村民自治实践,有效发挥村规民约、家教家风作用,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习近平2022年3月6日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的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时的讲话
23.要加强诚信建设,倡导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的社会风尚。
——习近平2022年4月10日至13日在海南考察时的讲话
24.腐败是危害党的生命力和战斗力的最大毒瘤,反腐败是最彻底的自我革命。只要存在腐败问题产生的土壤和条件,反腐败斗争就一刻不能停,必须永远吹冲锋号。坚持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同时发力、同向发力、综合发力。
——习近平2022年10月16日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25.要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治病强身相结合,改进党员管理机制,完善从严管理监督干部机制,健全正风肃纪常态化机制,完善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工作机制,通过全方位、全过程、全周期从严治理,把严的要求体现到管党治党各方面各环节,落实到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身上。
——习近平2024年6月27日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五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26.要始终保持敬畏之心,着力加强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严格依规依纪依法履职尽责,不断提高正风肃纪反腐能力。
——习近平2025年1月6日在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的讲话
27.要突出抓基层、强基础、固根本,推动资源、服务、管理下沉,确保社会治理各项工作纵向到底、横向到边。
——习近平2025年5月19日至20日在河南考察时的讲话
28.党员干部要时刻牢记一切权力都是人民赋予的,始终敬畏人民、敬畏组织、敬畏法纪。
——习近平2025年6月30日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29.要加大风腐同查同治力度,将党风党纪硬要求变为硬举措、让铁规矩长出铁牙齿,向全党释放一严到底、寸步不让的信号,形成震慑效应。
——习近平2025年6月30日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30.要深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强化社会治安整体防控,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确保社会大局稳定。
——习近平2025年7月7日至8日在山西考察时的讲话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